潍坊日报 潍坊融媒体文化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 寿光市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弘扬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提升城乡文明水平,让美德新风气充满城市每一个角落。
如今,莱州湾畔、淝江两岸,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新风的强劲脉搏。 新时代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这个全国百强县(市)的新文明底色,带动文明创造、文明实践向深度和广度“飞跃”。
寿光市罗城街道屯田西村新貌。
系统赋能——
降维的思考和降维的实现
追求文明是这座城市坚定的责任。 为贯彻落实省市文明委关于倡导新时代道德健康生活方式的明确要求,寿光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快速前进,取得了成绩。
——顶层设计。 将弘扬新时代良性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头等工程”,与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相结合,列入全市十大重点突破。 城市升级维度的“一盘棋”思维已在寿光“生根发芽”。
——扁平化管理。 设立专项工作班,每月排班一次,每季度评议一次。 工作下乡,意见下乡。 构建上下负责、管理务实的责任体系,建立优势建设、联络点联合推进等推进制度。 ,全面打破信息壁垒,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享、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
——整合推广。 筛选了91个村、6个社区、7所学校、5家企业,各机关、单位先行试点,形成试点先行、全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围绕“小切口”理念,减少维度,重在落实,建立了“新时代弘扬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重点项目库,筛选确定了65个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做实事。寿光市把“新路径”落实到工程上,制定将良性健康生活方式引入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五个专项工作方案。注重细节,推动良性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创新宣传方式,成立了100余人的良性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小组,开展线下讲座320余场、线上讲座12场,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次; 组织开展“倡导新时代良性健康生活方式,建设美好社会”“高水平文明城市”座谈活动,形成良性健康生活方式“五个倡导、五个反对”自律公约新时代,文明新风气逐渐向城乡蔓延。
一步一足,行千里。 德行健康生活方式已嵌入52辆“美迪健康”公交车中,放置在社区独居老人的“叮咚家门口”APP中,散布在城市绿意盎然的袖珍公园里,也吸附在城镇乡村儿童的身边。学校。 走绿色通道...
越深入基层,越能感受到善良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文明新风尚。 这就是降维实现的魅力。 善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种子”已在寿光肥沃的“文明土壤”中。 生根发芽。
“我们找到了新时代倡导良性健康生活方式的多条路径。升维降维的一贯思考和落实,带动了文明水平的提升,提升了城市和城市的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乡下地方。” 寿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金华说。 。
立场发力——
专注线下、云上汇聚力量
寿光市道田镇翠岭西村文化礼堂。
只要有一颗“心”,到处都有宣传阵地。 当走进道田镇翠岭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标有村民信任度的公告栏。 “等级分为A级、AA级、AAA级,别小看这些小字母,在我们村子里,这些字母都可以当‘钱’了!” 村民崔连明说。
一块小小的宣传栏“变身”为宣传阵地,用激励手段推动村民生活方式改革。 自律助人、孝亲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的良性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翠岭西村的普遍现象。
文明新风正在兴起,美德滋养人心。 寿光市重点抓定位、强基础。 寿光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实际阵地,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开展理论宣传、家风建设、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 。 ,深刻激发美德、健康、文明的新力量。
寿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楼设有专门的宣传“天地”,设施齐全,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于此,从不同角度分享践行良性健康生活方式的经验和感悟。并且内容不同。 今年4月,“新时代崇尚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大讲堂”首期网络直播上线。 寿光市政协原主席、相关工作委员会主任王茂兴作了题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树立自律助人榜样》的讲话。 专题辅导讲座对崇尚自律、助人为乐的原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超过4万人通过“寿光云”平台观看了直播。
寿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文明讲堂。
云讲座首播获得巨大成功。 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市民朋友们舆论的焦点。 “美好生活,从我做起!” 市民王春丽和三年级的女儿观看了直播,并将链接转发到自己的个人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以阵地建设为抓手,处处倡导新时代有德有德的健康生活方式。 从宣传栏、演播室、袖珍公园、“最美长廊”,到汉字文化中心、仓颉书院、“复兴少年宫”等大型场所,寿光拓展了阵地服务内涵,提升了水平。阵地服务,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阵地体系。
“我早上去青少年服务中心教孩子们写毛笔字,下午去老年人活动中心和‘老伙伴’喝茶,晚上去村民活动中心打乒乓球。”中心。” 罗城街道屯溪村一位70岁的老人说。 村民王兰兴说,多个岗位轮流“轮流”,这样的生活别提多舒服了。 这是高尚健康生活方式的最生动体现。
王兰兴安逸的晚年生活,成为万千寿光市民生活中的“新潮流缩影”。 抓住阵地建设的“犀利鼻子”,多管齐下,公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焕然一新”。
文化之花——
传统与创新不断融合
每个地方的人们在生活方式中都始终保留着当地文化的印记。
新时代倡导良性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需要塑造身体,更需要铸造灵魂。 毕竟,它也得在传统文化上做文章。 寿光作为农圣之乡,有着丰富、独特、悠久的传统文化。 在倡导新时代良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成为转变公民生活方式的最大底气。
寿光市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自律助人、孝亲爱亲、服务利他的新风尚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在寿光已蔚然成风。
仓颉汉字艺术馆。
“经济发展再快,也不能丢下‘根’和‘灵魂’。” 王茂兴表示,寿光市专门成立了以寿光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强化公民思想。 道德公共文化建设不会松懈、持续不断,引领新时代美好健康生活方式不断“跨越”。
传统文化如何与新时代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有机结合? 寿光市利用创新将传统文化弘扬落实到实地,植入家规家训、村史陈列馆、文艺演出等,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供给,让美德在心中生根发芽。家庭,并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不久前,寿光市第一所美德健康“家长学校”在孙家集街道东马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式开班。 课堂上,志愿者讲师带领家长了解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东马团村村民赵玉红感触很深:“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作为家长,我必须提高自己的素养,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寿光市美德健康家长学校。
传统文化被寄托在家长学校、道德课堂、红白会,给公民带来“微”和“实”的震撼,聚沙成塔,释放无穷力量。 就这样,传统文化悄然“走进”公民,让公民在文化熏陶中获得精神滋养和外在化,公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水到渠成”。
在升与降、升与降、保值与进的过程中,寿光将新时代的良善健康生活方式带入“千家万户”,城市文明水平逐步提升。
记者评论
行德成德,润人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xfloor.cn/html/tiyuwenda/362.html